雞傳染性鼻炎是由雞嗜血桿菌所引起的一種危害極大的急性呼吸系統疾病,多發于溫差較大的陰冷潮濕季節,比如秋冬、春初季節。
雞傳染性鼻炎對不同日齡的雞群均有嚴重危害,雛雞很少發生,多發于育成雞和成年雞,產蛋期發病最嚴重最典型。雞群感染鼻炎后,可導致雞群生長遲緩、淘汰率增加,產蛋率下降,使養殖戶的經濟效益降低、損失嚴重。
因此我們要了解鼻炎的相關知識,在養殖過程中,正確識別鼻炎,達到預防和治療的效果,將危害降到最低。下面分享一例蛋雞階段傳染性鼻炎的案例供廣大養殖戶參考。
一、案例介紹
2020年1月某蛋雞場,存欄15萬, 5棟雞舍,每棟3萬只,雞群處于210日齡,各棟產蛋率在95%左右。1月份外界大幅降溫,夜間溫度在0℃以下,1棟雞舍后面發現腫臉雞比例在1%左右。發病后第3天,大群呼吸道比例達到10%~20%,大群腫臉比例達到10%,發病后3~5天產蛋率下降到75%,其它棟舍均出現腫臉癥狀,初步判斷雞群感染傳染性鼻炎。
二、臨床癥狀
雞群發病后,主要表現為腫臉、發蔫。腫臉輕微的雞只眼眶發紅,有少量眼淚,眼睛可以睜開;鼻腔少量清鼻涕;采食、飲水減少。腫臉嚴重的雞只鼻腔口腔內大量膿性分泌物,眼睛有分泌物難以睜開,食欲廢絕。雞精神沉郁、羽毛蓬松,低頭縮脖。發病后5~7天波及全群,雞群采食下降30%~80%,飲水下降20%~60%,產蛋率下降10%~45%。
三、病理變化
鼻粘膜水腫、充血、出血,鼻腔、口腔內大量膿性分泌物;卵泡變形、出血、液化,有時伴有卵黃性腹膜炎。個別棟舍出現明顯的繼發大腸桿菌癥狀。
四、實驗室診斷
本次發病后送檢多家實驗室診斷,鼻炎檢測為陽性。主要為鼻炎C型毒株感染。
五、治療措施
雞群發病開始,大群挑雞注射阿米卡星;雞群發病后3~5天,發病比例達到50%,雞群飲水、耗料和產蛋下降,大群飲水磺胺藥治療7天;雞群發病5~7天,耗料、飲水和產蛋下降到最低,雞群發病后第8天開始整體好轉,發病后15天左右產蛋率恢復到95%。
六、傳染性鼻炎防控措施
1、疫苗免疫
選擇毒株對型疫苗,40日免疫鋁膠苗,80日齡免疫油苗。若冬季雞群處于產蛋高峰期,建議補免疫一次傳染性鼻炎疫苗,確保雞群安全平穩渡過產蛋高峰期。
2、切斷縱向傳播
做好空舍整理,確保鼻炎清零。發病場區淘雞后重點做好空場整理,上批雞遺留的物品全部移出,使用火堿浸泡消毒。雞舍、操作間和休息間徹底沖洗,雞舍沖洗完成后,地面籠架使用火焰消毒。糞溝使用火堿噴灑消毒。外環境整理結束后,全場使用火堿噴灑消毒,雞舍可以使用漂白粉和甲醛熏蒸消毒。
3、切斷橫向傳播
切斷5項傳播途徑,做好雞群流動管理和病死雞無害化處理;各棟舍之間人員和物品不交叉、不流動,制定相應人員及物品的防疫管理方案,嚴格落實場區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4、提高雞群體質
做好冬季通風管理,滿足雞群最小呼吸量,關注雞舍通風量,關注天氣變化及時調整,減少冷應激。此外,要關注雞舍密閉性,封堵屋頂與房檐接口的漏洞、未使用的風機、糞溝漏洞、門窗接口漏洞等,增加雞舍的保溫性,保證冬季雞舍通風均勻。
加強飼養管理,提高雞群抵抗力。特別注意加強飲水管理,防止出現漏水,保證舍內糞便的干燥,減少有害氣體產生,以免刺激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從而誘發鼻炎的感染。
5、鼻炎治療措施
發生鼻炎后,前期挑雞打針,針對發病棟舍采取封棟管理,減少鼻炎擴散。發病比例達到20%左右時,可以飲水磺胺藥治療,發病比例達不到10%以上可以推遲大群投藥時間。
七、小結
在傳染性鼻炎防控中,針對沒發生過鼻炎的場區,不需要免疫鼻炎疫苗,發生過鼻炎的場區,應該做好相應免疫,切斷橫向之間的傳播。場區鼻炎清零最有效方法是做好空舍管理,徹底切斷上下批次之間的傳播。
一周閱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