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6akwv"></track>

    2. <acronym id="6akwv"><label id="6akwv"><xmp id="6akwv"></xmp></label></acronym>
    3. <td id="6akwv"><option id="6akwv"></option></td>

    4. <table id="6akwv"><ruby id="6akwv"></ruby></table>

    5. 肉雞養殖管理過程中最容易疏漏的環節以及操作誤區

      2022-10-08來源:互聯網文章編輯:靈兒評論:[點擊復制網址]
      |

        養殖管理過程中最容易疏漏的環節

        養雞是個精細活,尤其是肉雞,飼養短短幾十天就要出欄,所以在整個養殖過程中,不允許出現任何差錯。飼養管理哪怕出現一次失誤,就會對最終的生產性能產生影響,比如料肉比增高、體重不達標、死淘率增加、病情控制不住,甚至被迫提前出欄等等,最終導致養殖失敗直接影響經濟效益。

        所以,在養殖過程要不斷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在實際操作時,盡可能做到合情合理,精準無誤,將養殖風險降到最低。

        具體飼養管理該如何操作?根據多年的一線養殖經驗,總結了一些養雞最容易疏漏的細節,借此與大家分享。

        一、溫度控制不好

        溫度控制不好有兩種情況,一是溫度偏低,另一個就是溫度偏高。

        一般情況下溫度偏低的情況比較少見,大多數情況是溫度偏高。有很多人認為溫度高些雞只容易飼養,所以每一次進雞之前都把育雛室內溫度升到35°C~36°C,甚至是更高。實際上是不需要這樣高溫度的,雛雞經過長途運輸,有的已經顯出輕微的脫水癥狀,進入育雛室后還需要有一定的適應時間,如果一進入育雛室就遇到高溫,這對于雞群來說是一種強烈應激,很容易造成部分雛雞脫水更加嚴重。所以,建議在雛雞進入育雛室之前,育雛室溫度控制在29°C左右,待到雞群全部進入雞舍后,再將溫度逐步升高,直到雞群完全散開,適應育雛室內的溫度。然后將溫度恒定在這個水平。

        當然,育雛室內溫度低也是不可以的,會造成嚴重的雛雞臍炎、白痢,卵黃吸收不良或不吸收??傊?,育雛階段是非常重要的,管理不好就會影響雞只終生的生長。

        二、通風不合理

        通風不合理常見的表現有不敢通風和亂通風兩種。最多見的是養殖場不敢通風,尤其飼養周期的前期階段,很多人都覺得雞日齡小,怕受涼,不敢通風?;蛘哒J為雛雞舍內環境尚可,用不著通風。但是這就會為后期通風工作埋下隱患。前期不敢通風,倘若雞群到了20多日齡,感覺舍內空氣質量較差或者需要降低室內溫度而進行通風時,如果通風量過大,雞群就會表現出不適,嚴重的會出現感冒的現象。如果通風量過小又達不到改善空氣質量的效果,雞群依然會出現呼吸道問題。

        筆者在此建議,(尤其封閉式籠養雞舍)雛雞在第一天(最遲不超過4天)進育雛室就可以緩緩地通風換氣,通風換氣的目的是保持雞舍內空氣新鮮,氧氣充足。一定要在保持雞群適宜溫度的情況下,盡可能早得讓雞群適應通風換氣,這樣,到了20多日齡,需要加大通風量的時候,雞群就能夠適應,很少出現感冒的現象。

        還有就是亂通風,根本不管雞群的狀態如何,只是憑著自己的想象和感覺,隨意開窗、開風機,這樣的管理方法是不可取的。

        三、濕度控制不好

        濕度問題比通風還難掌握,由于現在養殖設備比較先進,大部分都是熱風爐送風,在育雛期需要的溫度又高,所以熱風爐不停的工作,造成舍內干燥,濕度不夠。這樣就會對雞群的呼吸系統產生影響,尤其是肺臟,怕熱怕燥,所以高溫和干燥會讓肺部受損,造成后期肺炎、氣囊炎增多。也有的是濕度過高,尤其是在冬季雞舍密閉,濕氣排不出去,墻壁和房頂都是細密的水珠,這樣就會引起雞群發生腸炎、大腸桿菌病、關節炎、葡萄球菌病等多種疾病。

        四、過分依賴設備

        有些養殖場投資很大,設備也很先進,但是雞群仍然飼養不好。主要原因是過分依賴于設備,而忽略了人為因素。比如說通風,調好了風機和通風口,設定了時控,就以為做到位,而不經常觀察雞群的狀態,萬一天氣變化或者風機停轉,就會造成雞舍發悶(尤其是后半夜)空氣不流通問題。再比如說飼喂加料,按鈕一按,自動加料機緩緩啟動,就放心了。如果有的地方吃不完,有的地方不夠吃,就要人工勻料,否則雞群會出現個體大小不一,進而導致腺胃炎疾病發生。

        除了這兩個情況,其實還有很多情況,像依賴溫度表,依賴負壓表等等,這里就不再贅述??傊?,養殖場在使用先進設備的同時,也不能完全依靠設備而進行偷懶,反而要更勤奮,才能做到飼養管理的萬無一失。

        另附:

        養雞常見操作誤區

        1.直接用深井水兌疫苗:深井水含有氯離子等對疫苗效價有影響,建議提前打好沉淀一個小時左右。

        2.用過的疫苗瓶隨處亂扔:疫苗本身就是病毒,特別是活毒苗,建議用過后消毒并深埋。

        3.在做苗過程中使用金屬器具:對疫苗效果有影響,建議使用塑料器具。

        4.防疫使用疫苗量或大或小,沒有合理的防疫程序:不考慮機體抗體水平,建議根據雞群情況,地區流行病制定合理的防病程序,用量需要根據抗體水平來決定。

        5.不注意疾病的預防,只等發病后去治療:現代養殖觀念,預防為主,養防結合,防重于治。

        6.濫用抗生素:盲目用藥,長期用藥。導致機體產生耐藥性,而且對機體造成很大的傷害,嚴重的會中毒,發病后治療效果不佳。

        7.以自己的固有經驗診斷疾病,導致治療無效:現在的疾病變化較大,也很復雜,最好站在中西醫的角度準確診斷。

        8.盲目使用原粉或國家禁用藥品,把握不好劑量,引起藥物中毒和機體殘留。

        9.未發生疫病不用消毒: 常見誤區為:消毒后不發生傳染病,消毒劑氣味越濃越好、長期使用單一消毒劑,這樣極易導致病毒耐藥性。建議加強消毒觀念,備兩種或兩種以上消毒液,交替使用。

        10.養殖戶之間互相串棚:未經消毒直接進入雞舍,極易導致疾病流行和擴散,建議進雞后不要隨意串棚,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

        11.突然換料:突然更換飼料易引起雞的應激反應,有時甚至會造成死亡。特別容易引起消化道疾病,建議換料時過渡三天,做好在料中拌點針對腸炎的中藥。

        12.無隔離區,健雛和病雛混養:容易導致疾病的傳播,建議在雞舍下風口處建立隔離區,隔離病殘雞。

        13.忽視淘汰:建議在管理過程中淘汰弱殘雞等。

        14.只考慮抗菌消炎,忽視病理調節:建議使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案治療疾病,抗菌消炎,機體調節,防治疾病復發。

        15.不能很好的處理溫度、濕度、通風等之間的矛盾:建議高溫時通風,濕度大時通風,在變化大時,先讓溫度高二度左右,適量同半小時左右,如此循環。

        16.溫濕度計擺放位置不正確:建議溫度計的感應電與雞背平,里熱源和涼風處不要太近。


      ◆雞病專業網——為行業 盡己任! 建于2005年 領先的行業新媒體服務提供商◆

      免責聲明:
      1、凡注明為其它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
      2、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本網聯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3、我們努力做到報價信息參考價值最大化,對于報價同一地區可能存在一些浮動差異,建議實單實談商榷交易為準。
      欧美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欧美午夜乱伦片,欧美午夜乱色视频在线观看,欧美午夜免费一区二区,欧美午夜片欧美片在线观看

      1. <track id="6akwv"></track>

      2. <acronym id="6akwv"><label id="6akwv"><xmp id="6akwv"></xmp></label></acronym>
      3. <td id="6akwv"><option id="6akwv"></option></td>

      4. <table id="6akwv"><ruby id="6akwv"></ruby></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