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球蟲病是由一種或多種球蟲寄生于雞腸道內引起的急性流行性寄生蟲病,是對雞危害最嚴重的寄生蟲病之一,也是經濟損失最嚴重的疾病之一。夏季高溫高濕,雞球蟲病感染率急劇上升。
現介紹一案例雞群感染球蟲的診療情況,供養殖從業者借鑒參考。
一、臨床癥狀
某蛋雞場,存欄12萬,每棟3萬只。雞群110日齡,出現采食量下降,雞欄腥臭潮濕。當天多雨,雞舍濕度較大,高溫高濕,雞群每天死亡15~20只,體重低于標準102克。
觀察大群,發現雞群羽毛臟,糞便水分過多不成形,有腸黏膜脫落癥狀,排紅色葫蘿卜樣糞便,糞便發暗發臭。

二、病理變化
剖檢發現,小腸及直腸充血或有輕度出血。病變主要見于盲腸,盲腸高度腫大,比正常增大2~3倍,變硬;盲腸內充滿白色干酪樣物質,其中混有血液,腸壁肥厚,黏膜糜爛、彌散性出血。
綜合判斷懷疑感染雞球蟲初期階段。

三、治療措施
雞出現球蟲后通過飲水磺胺藥物和地克珠利溶液治療:
1、飲水地克珠利100毫升兌水200L水。
2、磺胺藥物注意耐藥問題,合理用藥,用夠療程。
通過采取治療措施,雞群死亡率下降至標準之下,通過3周的時間恢復雞群體重逐步達到標準,大群精神狀態、采食飲水恢復正常。
四、球蟲病防控措施
雞球蟲病是一類較為常見的寄生蟲病,一年四季均有發生,春季發病率占15. 5%,在夏季發病率占40. 8%,在秋季發病率占28. 2%,在冬季發病率占1.4%。
球蟲病多危害15~50日齡的雛雞,發病率最高可達50%~70%,死亡率約20%~30%,嚴重時可達80%以上;成年雞一般不發病,但為帶蟲者,是傳播球蟲病的重要病源。
因此,在日常生產中可以采取以下幾點進行預防:
1、堅持“全進全出”的飼養模式
最好采用全進全出飼養模式,做好空舍整理,對雞舍進行全面徹底的清洗、殺蟲和消毒,切斷批次與批次之間的傳播。
2、關注飼料營養
調整日糧結構,注重飼料品質,日糧要求營養全面,添加維生素、微量元素、蛋白質,以提高雞體免疫力。
3、保持雞舍干燥
溫暖潮濕的環境最有利于球蟲卵囊發育,因此在飼養過程中,雞舍要保持干燥。
對飲水管乳頭逐一檢查,及時更換漏水飲水管乳頭,避免為球蟲卵巢發育提供有利條件。
減少水簾使用,盡可能使用風速降低體感溫度,雞舍溫度較高時,適當開啟水簾,可以采用半開半關,降低雞舍濕度,防止雞舍出現高溫高濕。
4、控制雞舍環境衛生
舍內氨氣、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會刺激球蟲病的發生,因此要保持良好的通風,定期清糞。
每天清理一次雞糞,防止糞便與雞接觸;保持飼料、飲水衛生,定期清理籠具、料槽、水槽等,降低感染風險。
5、減應激,鞏固機體免疫
球蟲病高發時節,在飲水或者飼料中增添抗應激養分速補劑,可達到鞏固免疫、抵御應激的效果。
6、控制外環境衛生
對場區及周圍的環境進行徹底清理,做到外環境無雜物堆積、無雜草、糞道無糞便。保持污水池或者污水處理設備周邊的環境衛生,定期對污水池及其周邊撒漂白粉。
7、消毒管理
雞的養殖過程中,除選好雞苗和飼料,科學規范的飼養管理外,消毒是預防雞球蟲病的有效措施。圈舍、糞溝用具用20%石灰水或30%的草木灰水或消毒液(按說明用量兌水)潑灑或噴灑消毒。
五、小結
夏季暴雨天氣會出現球蟲病的爆發。在飼養過程中,夏季需保持雞舍干燥,每日清理糞便,保持雞舍環境衛生,防止地面有遺漏的糞便和撒落的飼料,做好雞舍環境衛生和消毒管理是防控本病最有效的方法。
來源:智慧蛋雞,作者:李偉、王清亮。
一周閱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