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日,在經歷了持續的下跌之后,近幾日國內玉米價格開始分化運行。黑龍江地區玉米價格全線反彈,華北地區部分深加工企業也有提價跡象。隨著局部地區玉米價格的止跌反彈,是否意味著玉米價格的底部已經形成?針對大家關心的這個話題,本文將做簡要分析。
玉米價格分化運行,局部止跌反彈
從10月末開始,國內玉米價格開始分化運行。東北地區特別是黑龍江的玉米價格率先止跌反彈。其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供應方面,隨著玉米價格的持續下跌并跌破成本線,基層農戶惜售情緒提升,而隨著后期氣溫降低有利于緩解玉米變質,基層農戶對降價的抵觸情緒進一步提升,市場糧源減少。
下游方面,一是隨著市場上量減少,下游企業及港口貿易商提價促收意向提升;二是近期北港近七成玉米發往華南地區,但由于轉基因許可證和貨運運力略顯緊張,導致下海量激增,北港庫存下行,對產地發運需求增加,帶來了了運費以及收購價格的上行。
消息方面,市場傳言東北糧庫將在11月初以高于當前主流價格50~100元/噸的價格輪入,去年未完成任務也在今年一并完成。同時,一次性儲備糧收購也有擴大的可能。不管這個傳言最終能否落地,但在情緒面為東北玉米價格止跌反彈起到了助推作用。
整體上看,目前東北玉米價格基本止跌企穩,近期主流收購價格10~20元/噸漲跌調整。
近幾日華北玉米價格繼續下調。供應方面,本年度華北豐產幅度較大,預計在1000萬噸左右。當前雖然干糧供應有限,但潮糧供應依舊寬松。另外,由于目前東北地區糧源運至山東深加工企業仍有幾十元的利潤,不少貿易商選擇發往華北地區,東北糧源也對華北玉米市場形成沖擊。
下游深加工企業方面,由于到車量持續高位,暫無建庫意愿,近幾日深加工企業繼續順勢下調收購價格40~60元/噸。飼料企業開始陸續采購,但建庫量有限,近幾日收購價格下調20~60元/噸。貿易環節跟隨深加工和飼料企業下調干糧收購價格。華北市場主流成交價下跌10~50元/噸不等。
不過隨著東北產區價格上調,我們看到華北深加工企業收購價格有企穩跡象。11月2日,山東部分深加工企業也開始試探性上調收購價格。
上調價格的有山東菏澤成武大地、濱州鄒平榮海谷物、濰坊昌樂英軒、河南焦作孟州漢永酒精,上調幅度在10元/噸左右,其余企業價格維持穩定或繼續下調收購價格。
玉米年度價格的年度底部已經形成?
短期來看,近期玉米價格仍有小幅反彈的可能。東北地區,隨著氣溫降低,基層農戶惜售心理增強,加上雨雪天氣影響市場上量,短期內預計東北市場存在階段性供應緊張的情況,部分深加工企業提價促收意向增強,帶動東北玉米價格穩中偏強運行,預計短期內仍有10~30元/噸的反彈幅度。
華北地區,目前農戶和貿易商惜售情緒有所增加,玉米供應有所收緊,深加工和飼料企業以剛需補庫為主,部分庫存低位企業采購量或提升,預計短期內華北玉米價格或將止跌反彈,但因毒素超標糧源供應寬松,漲幅有限。
從中期來看,當前玉米價格反彈的核心是華南轉基因許可證問題(目前已解決)和東北產地運力緊張,導致港口被動去庫存,以及天氣快速降溫改變了產地存儲條件帶來的價格反彈。
但從整體供需格局來看,供應層面雖然收割進度已經收尾,但供應寬松階段仍未過去,而且國產和進口替代供應充足。下游企業方面,目前養殖虧損疊加非瘟發展,飼料企業需求依然低迷,深加工企業高原料、低成品價格也難以持續,所以,下游企業仍將以低庫存、高周轉為主旋律,玉米中期供需格局依然看弱。
綜上所述,目前玉米價格的反彈只是持續下跌后的階段性反彈,而并非真正的年度底部,在這波小幅反彈之后,或仍將圍繞種植成本為錨點上下進行博弈,真正年度底部的到來仍需一定時間。
一周閱讀排行